快捷搜索:

上线了创始人陈海沙:代码小白如何用10分钟快速

上线了创始人陈海沙:代码小白如何用10分钟快速生成小程序?浑水干货

  ,覆盖阿里巴巴、Uber、蚂蚁金服、喜马拉雅等公司,Manner Coffee、孟京辉工作室等中小型企业和工作室,以及米兰达·可儿等个人用户;

  浑水课堂始于2015年12月1日,每周一期,邀请了罗辑思维联合创始人快刀青衣,历任《凤凰周刊》资深编辑、腾讯《大家》主编的知名媒体人贾葭,商务范创始人邓潍,政商参阅COO林妍,日食记创始人姜老刀等近200位自媒体人,分享了各自的运营、内容创作等方面的经验。

  我叫David,是上线了的CEO。今天我要与大家分享的故事,是怎么做好产品。首先,我简单介绍一下“上线了”的背景。我们从硅谷开始,当时叫“Strikingly”是第一个拿到YCombinator孵化器投资的中国团队,YCombinator算是创业界的哈佛。

  我们的小程序涉及的行业包括电商、预约、新媒体文章还有点餐等等。在上线了发布初期,新媒体从业者是我们最核心的用户群之一,现在通过上线了发布的小程序中,新媒体内容小程序占比超过40%。

  新媒体在早期来讲算是第一波享受到小程序红利的行业。最开始发布的几个新媒体内容小程序中,有一个日活峰值差不多50万,还有另一个持续两星期日活保持在10多万,所以小程序对新媒体行业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通过“上线了”发布一款小程序,只需要简单的四个步骤,用户的平均时间大概在10分钟左右,大家可以登入上线了在过程中每一步都有指导,大家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模版填充内容,然后就可以立马发布上线,非常简单。

  今天主要讲的,是无论你发布一款小程序,还是创建自己的工作号,或者产品,过程都不是最难的部分,最难的是你怎么把这个产品做好,这样才有用户,才会产生凝聚力。

  有两个通过上线了生成的内容小程序日活可以到几十万,当去观察它们的时候,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点:它们都是为了解决某个问题而发布的。第一个是在冲顶大会和头脑王者最火的时候发布了如何玩这两款游戏的攻略,很巧妙的点就在于它抢了“头脑冲顶”这个关键词,发布了一款小程序。

  这款小程序很火爆,从第一天发布到有几千万日活仅仅不到28小时,从抓取用户量来讲是非常非常高效的手段。

  但其实最主要的不是小程序这个载体好,而是说这个小程序解决了一个非常实用的问题:就是如何最有效地玩冲顶大会、头脑王者这两款当时具有付费知识性的游戏,他们提供的攻略解决了用户在当下的最大刚需。

  另外一款小程序,做的是旅行青蛙的中文翻译。因为旅行青蛙是日文版的,他们就把旅行青蛙上面的日文界面截图下来之后进行中文翻译,告诉大家看到这些日文界面时改做什么样的事。这款小程序也是从零到几万、十几万日活只花了几天时间。

  虽然说小程序在留存上是比较现象级的产品,流量暴增一段时间,然后回落到比较稳定的区间,暴增效率这么高还是罕见,不管用小程序作为载体还是公众号早起,

  从我自己的创业经历得出的经验,也可以运用在新媒体领域,就是你做的东西不是为了自嗨,而是为市场提供价值。

  我们刚刚提到的流量最高的两款内容小程序并不是应着风口上的热词而写的一些文章,他们写的只是一个简单的攻略,教你怎么玩知识类的游戏,怎么玩旅行青蛙。真正解决一个大的问题的时候,增长就是非常自然的,而且从0到1的过程也变得非常简单。

  Strikingly推出时,其实连一行后段代码都没有写,只推出了第一个着陆页,在Facebook上面和海外微信的朋友圈中分享了,一个半星期就有八百多个用户。

  这跟我们第一次做众筹产品不断去找终端用户在哪,他们为什么不用,是不是要教他们众筹是什么,帮他们理解要来的快得多截然不同。

  大家有时候会觉得产品是不是用户群体太小,解决的问题太小,而不是迎合AI、VR这样的大概念,其实不然。

  比如Airbnb,这个真正意义上把共享经济做起来的第一个公司,也是YCombinator在硅谷孵化器孵化的早期团队。Airbnb的开端根本不是共享经济,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们踩了非常多坑,而且受到很多质疑。

  最早Airbnb的两个创始人去参加美国共和党的会,他们发现开会的小镇上酒店数一共就几千间,但是参会人数有几万人,他们去的时候没有房间了。同时在这个时间内,很多当地居民选择躲避人流,离开家一段时间,所以他们就想,有没有人愿意把家给他暂住,或者租他们的沙发住一晚,就从这么小的想法开始的。

  所以Airbnb最早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参加大型活动没有住宿房间,而不是说我想要去做一个像七天、如家这样廉价的旅店。

  他们第一次在人家家里住完后,发现第二天早上人家给他们做了一个早餐,让他们的体验特别好,我只是来这住一晚,与主人非亲非故,居然给我做了早餐,还给我介绍小镇上有什么样的东西。他们觉得他们对这个体验很好。

  从创业者的方向来讲,他们选择的方向,是我去参加某个活动,没有酒店住,这是一个非常低频的场景。

  从问题的角度来说,是特别细分的领域,但是他们就是从这个问题出发做产品,现在Airbnb已经市值三百亿美金,成为行业的超级独角兽。

  他们知道一个需求存在,哪怕用户再少,我能为这群人提供最棒的体验,只要让他们用过一次就想用第二次就好。

  Airbnb,全名为AirBedand Breakfast(气垫床与早餐)这个名字其实也表达了他们的初心。我们现在回过头去看,觉得这个产品肯定能火起来,但是在早期的时候,大部分人觉得这个项目就是天方夜谭。

  不管你写文章,还是你做一个产品,都要做一个解决问题的公众号和产品,这会比迎合风口更加实际。当你解决了问题,不断去进化,能力往上走的时候,自然会从一个小的点变成一个面变成一个生态asp学习。

  我要给大家分享的第二点,是先做一半的产品。。Build half aproduct,做一半的产品,但是不能做半成品。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东西是从0到1的过程,如果听众里有一些大咖你们自己有上百万粉丝或者用户,有些我们说的东西可能不适用,只有你在做新产品或者新的公众号的时候能用到这些。

  对于新手来说,早期你只能在一个时间点解决一个问题,你需要去做选择,谋策略,除了你要去选择策略,除了选择在什么地方投入,还要选择在什么地方少投入。做一半的产品就是我们要专注,把你的核心的体验和价值体现出来。

  就像我刚刚提到的两款小程序,他们没有做太多的东西,没有在冲顶大会或者头脑王者这两款产品之外再去解决你去玩什么知识超人等等,在早期都不是他们要解决的问题,他们解决的就是冲顶大会、头脑王者这两个平台上的问题怎么回答。

  包括旅行青蛙,同样日文版的产品很多,当时旅行青蛙的中文日活十几万的小程序。他们选择只是把旅行青蛙的中文版翻译做得非常好,这个就是做一半的产品,然后来快速切入这个市场。

  还有,比如我们在做Strikingly的时候,其实是在做Strikingly之前的众筹产品的一半的过程中发现了新的需求点。

  因为之前我们做了九个月的产品只有500个用户还没有日活,Strikingly推出第一个页面时,如果大家有做过着陆页就会知道,做得特别差,对转化特别不利。根本不知道怎么形容自己做的是什么。

  在产品的着陆页上写了这么一句话:Counquer the worldwith just one page(用一页征服世界),下面又提到“如果做一个长得像这样的页面可以点击了解更多”,最后跟大家说“你如果想做一个像这样的页面,留下你的邮箱吧,我们正在内测阶段”。

  但实际上产品没有任何一行代码,根本没有任何内测,当时我们不知道用户对这个的需求有多强烈,所以顶着这些压力把这个发给我们的用户,“你想把这个展示页面做得更好看,你可以把你觉得好好看的页面发给我们”。

  然后从中逮着一个长得做好看的,复制出这样的页面,这就是Strikingly的第一个版本,只花了两个小时就推出了。

  我们在Facebook上做了分享后,没想到,大概一个半星期就又八百到一千号人注册,所谓注册就是把他们的邮箱留下,还和我们说,你们需要一个内测号。

  所以,在几乎没有花任何精力写静态的着陆页的情况下,产品在一个多小时开发周期获得八百多个强购买意向的客户,比当时花了九个月五百多个用户都没有一个日活来讲,性价比差异明显。

  虽然我们没有把产品做得大而全,甚至不可用,但是把做的那部分做到了极致。不管你去写公号还是做产品,都需要这样,一篇10万+的文章比你每天写大概几千个流量的文章要好得多。

  你如果能打造一个爆款的话,就有一定的转化率。对我们早期来讲花的所有精力不是做一个功能,而是把仅有的能够推出的部分做到极致,做到非常好。

  直到今天,我们还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做Strikingly,而不会跟别人比功能上的多、全、大,这些东西是比不完的,对自己推出的每个功能,我们都要求做到做好。

  而且我们会逮着一个点,在其中打造极致,包括小程序,我们要求必须要快,是不是10分钟内达到,5分钟之内达到,甚至1分钟之内达到,这是公司每天在想的问题。

  在这个点上做极致了,后面永远会给用户服务更多,但是连50%的产品都没有做好的线%你根本就没有权利去做。

  早期不管在任何时候,你的精力有两种选择,要么放在那50%的事情上打磨,要么把精力放在100%的事情上面每个事情都只能做到一半。

  无论是硅谷,还是在国内,都处于强竞争环境,我们看到最后跑出来的产品都是能够最早期在它的核心功能或者核心的服务上抓住资源。

  早期你要去做的事情,是你要选择最核心的去服务的点和核心的使用场景或者核心的听众、公众或者读者,这群人是谁,对于这些人来说,痛点或者说最高的需求、诉求是什么,你把这些做到极致,而不用去做百分之百。

  第三个我要与大家分享的点,就是不管你是从问题出发还是要做一半的产品来开始你的服务,最后,你的目标都是要创造超级粉丝。我用一个中国公司来举例,你有一百个粉丝胜于有一百万个只是给你好人卡的用户。让用户爱上你,这对于产品来说很重要。

  这其实和口碑一样,如果你有个做得一般的半成产品,一感觉到风口或者说市场热度就马上推出去,把用户圈起来再说,竹篮打水,大家都会走的,相反你还帮竞争对手培养了市场。你能不能把来的每个用户留下?才是真正考验功夫的地方。有个故事很有意思,在我们进入中国市场时,最早Strikingly在海外市场的Saas企业服务市场里面已经排在前几名的位置,特别是在创业者社群中有一定的影响力。

  但是进入中国市场要接地气,需要测试产品是不是真的有用户喜欢,所以决定尽量避免把Strikingly的品牌代入到国内,进而从“上线了”开始,没有借助Strikingly的任何影响力。

  当时只是稍微做了一点PR寻找最早期的用户,然而出现一个很有趣的事情。在产品推出大概一个月的时候,在一个技术开发者论坛,发现里面有个争论,有个用户非常生气的发帖说,为什么中国的公司又抄袭美国公司,有个叫“上线了”的公司抄袭了Strikingly。

  结果下面有人回复说,你才抄袭呢,“上线了”做了这么接地气的产品你看不惯,这种美国垃圾产品怎么进入国内呢?粉丝就开始争论,甚至还把代码爬出来,说你看代码都写的一样。另一个人说:“代码长得一样怎么样?他们是真正做好中国用户服务的产品。”

  最后我们说,大家都冷静一下,都是自己人。这个就是我们的粉丝用户效应,在早期,我们有一个粉丝用户会用各种方式来捍卫他们自己选择的产品。我们在推出Strikingly时完全没有做任何营销,纯靠口碑,用户实现每个月40%的增长。

  Apple在第一年目标只是服务1%的手机用户群,他们其实并没有想着要在第一年做大众产品,而是把小众需求服务到极致,小众需求变成大众的趋势。

  Facebook也是,扎克伯格在一个访谈中被问到:“什么时候准备把Facebook让所有人都能用?”他回答说:“我不确定我们需要去让每个人都用我们,我们只想把学生服务好,只要我们把学生服务得极致这,才能把产品做到极致。”

  现在看到Apple、Google、Facebook,并不是在第一天就说我一定要去连接世界,我要干掉手机行业或者说我要在第一天就要把整个世界进行数据化。而是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过程。

  当你把一群用户服务到极致,你自然而然就会有责任而且也会被迫进步,Airbnb就是这样的故事。

  Airbnb还有一个故事很有意思,在早期为了服务他们那些租不出去房子的用户,做了很多调,研还跑到别人家去看为什么没有人租这个房子。后来发现,这些人的房子其实不错,但是他们照出来的相很丑,租客看到这个房子这么丑就不想住了。

  所以他们当时做了一件事情,几个创始人拿着相机直接飞到纽约走街访巷拜访他们的用户帮他们照相,再把相片传到页面上去,为他们吸引最早期的流量,助他们能够实现第一次交易。

  但Airbnb就是因为这样积累了最早期的粉丝用户,而这帮粉丝用户到今天都会是Airbnb的忠实用户。

  中国有个公司在这方面也做得很好,就是小米。小米是出了名的粉丝经济或者说参与经济。《参与感》这本书推荐大家去看一下,其中有个故事让我感到震撼,就是雷军到现在还会做客服回答问题。除此之外,他特别重视在社交媒体上的服务。有个客户在微博上@雷军和小米,说他特别喜欢小米之家,但是小米之家如果有可以接水的地方就更好了。雷军看到后,马上行动。15分钟后,用户发了一条微博,照片上,他的手上拿了两瓶矿泉水。

  原来是雷军看到他的微博,马上定位了那个小米之家在哪,叫其中的工作人员去买了两瓶水给他。还跟他讲,我们一定会在近期内放一个自助饮水机。

  这个就是粉丝经济,没有特别花哨的东西,并不是要打造粉丝、打造KOL,而是看你对用户的服务够不够极致,够不够专注,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东西。

  在小米早期的前50万的UI用户根本不是通过流量买来的,而是快速迭代快速服务,把早期发烧友的客户服务到极致。通过这帮助客户刷爆第一款小米手机,再通过小米的手机低价顶配的爆品培养了第二批粉丝用户,第二批粉丝用户介绍了第三批忠实的尝试性用户。再把第三批尝试性用户再变成粉丝用户。

  这是做任何产品或者做任何服务最后要达到的目标,不管做一代产品还是从问题出发,最后达到的目标都是这个点。

  有很多用户在服务过程中发过来感谢信,我记得特别感动的一条是一个在澳大利亚做盲道铺设的用户,他说他从来没有想到自己在没有CTO的情况下面可以用上线了这个发布他们自己的网站。

  他跟我讲,因为我们帮他们省了几千块钱澳大利亚元,可以多铺设两个街区的盲道。这让我非常感动。他跟我讲,你就是我们的CTO,这也是一直以来我们到今天的定位,我们就是用户的CTO。

  不管做小程序也好还是网站也好,我们一直以来最核心的目标,就是怎么样能够让我们的用户在不需要任何设计和技术背景上面就能够驾驭互联网。

  因为这样,我们有以帮自己非常感谢的也非常感激的粉丝一直以来支持我们一路走下来。这个点是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最后一点,不管你做什么,你有几千万的用户访问过你的页面没有用,你如果有几十万的用户终生只会看你的东西、买你的产品、用你的工具,这个才是你真的能够在这么强的竞争环境当中活下来的点。这个是我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第三点。

  稍微总结一下不是非常酷炫,听起来蛮直接简单。第一个从问题出发,第二先做完一半,第三创造超级用户。

  在我们公司,进门首先看到的海报上写着:“不要创造客户,要创造价值”这个是印记在企业文化里面最核心的一部分,这个不管从初心的角度还是文化的角度,都是能贯彻到企业成功的核心要素中。asp代码下载asp代码 数字不一样怎么回事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